京圈、沪圈、西北东北港圈在影视界都是何种地位?

 来源:leyu乐鱼在线登录入口    |      发布时间:2024-03-16 19:14:53

  虽然“圈”这个字看起来多多少少有点地图炮的意思,但谁让内娱的老乡们就喜欢以出处来分帮分派呢。

  如今,已经在影视圈中已形成气候的圈子大概有京圈、沪圈、西北圈、东北圈、港圈,以及专攻正剧的体制内老戏骨所在的官方圈子。

  细心的观众可能已发现了这些圈子,毕竟熟悉的演员们基本都是成团出现,这群人拍完了这部戏之后,到了另一部戏中依旧还是他们几个,只不过出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幕后的导演、制片、摄影、美术等等这些工作人员,基本都不会有太多变动。

  大部分演员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只有很少一些名声在外的影帝影后,才能每个圈子都吃得开,就比如葛优、巩俐、章子怡。

  圈子与圈子之间是比较排斥的,很少能够互相认可,就比如张艺谋,虽然国师在国内外地位都还不错,但就没有跟其他圈子的导演、演员合作过,一直以来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西北圈和老搭档们合作。

  盘子就这么大,你多吃一口,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我要少吃一口,如何在有限的盘子里吃到最大块的蛋糕,这是所谓的圈子文化。

  它建于四九年,孤悬于北京旧城西,同北平那700多年的传统没有一丝关系,不管是房屋建筑风格、思维方法还是人们的起居习惯,都自成一派。

  随着京圈文化的横空出世,以一种星星之火的态势火速席卷全国,使得全中国的年轻人都拥有了一个北京梦。

  于是,在北平重新变回北京城的那天,大批艺术家和文化人不远万里迁徙到北京,在这里重新生根发芽。

  可即使他们的心里怀揣着再大的梦想,想要改变落后的中国,也不得不承认,在文化极为贫瘠的八九十年代,话语权是掌握在那票大院子弟手中的,他们的出现直接对国内文化和当时的文化圈造成了势不可挡的审美垄断,并开挂般的主导了之后30年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

  所谓的大院子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是随着父辈们迁徙到北京落户的新北京人,他们不同于胡同子弟,是真正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早一批京圈主力军是王朔、叶京、郑晓龙、叶大鹰、英达、梁左和姜文这几位,以王朔最为著名,堪称京圈的灵魂人物,中国刚刚兴起的电视剧和电影,大部分都是改编王朔的作品。

  大院子弟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团结”,所以最早播出的那些影视剧基本都是以上这些人捣鼓出来的,随便排列下组合,就诞生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和《海马歌舞厅》。

  正是因为这种聚是一团火,散开满天星的生产模式,使得这一群大院子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内地影视圈完全垄断。

  除了上面那几位父辈的红色值完全拉满的大院子弟之外,编外人员冯小刚也始终没闲着。

  作为将王朔基因一比一完美复制的继承人,早年间的冯小刚在讽刺喜剧上面极有天赋。

  当他明白光靠文艺吃不饱饭之后,照搬了香港的贺岁剧模式,1997年《甲方乙方》横空出世,成了内地第一部“贺岁电影”。

  在当初那个被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将市场瓜分殆尽的九十年代,是冯小刚成功让老百姓心甘情愿走进电影院。

  于是乎,过年期间全家组团去电影院看一部合家欢喜剧,成了国人新的庆贺方式。

  而在这之后,冯小刚也以一年一部贺岁电影的方式,在影视圈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1、2》,虽然评分是一部低过一部,但好歹也算是辉煌过。

  也是从那时候起,剧本里极为浓郁的京腔加上演员的超高演绎,双管齐下的文化浸染,令大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笼罩在王朔为首的那种京味语言体系中。

  而那群操着一口浓郁京片子,在红尘里恣意纵情,潇洒豪放的北京人形象,更是成了渴望获取新文化的小镇青年的理想选择。

  也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几乎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都习惯了影视剧里面只有北京人。

  我们见识到北京人混不吝的处世哲学,各种俏皮话疯狂输出,话赶话听着无比热闹带劲,那种口腔所带来的愉悦感很容易令人觉得上瘾,字里行间有意无意的都会模仿上几句。

  近几年来,京圈看似枝繁叶茂,似乎有不少高手聚集于此,但随着西北圈、东北圈和沪圈的强势崛起,曾经独领风骚的过去已俨然不在。

  在那个大家连买盗版光碟都觉得浪费钱的时候,那些大院子弟非常容易就能接触到最先进,同时也是最时髦的作品。

  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令他们无比自恋,再加上各种父辈身份的叠加,更使他们对于自身有种天然的高高在上感。

  因为深知这一切都来自父权,所以他们的反叛并不会像哪吒那般想要推翻父权,而是对准了不如他们的平民百姓。

  于是,被教条化、程序化紧固多年的审美得以放开,见多识广的观众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更愿意选择自身所喜欢的意识表达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京腔京味北京人。

  大家开始遵从自己的想法,不再信奉“唯大导论”,也是正因如此,文艺作品变得众口难调,不再是一个点子,一个主意,一句俏皮话,随便的一些引申义就能获得大众认可的年代。

  “苛刻”的大众令文化人无比愤慨,因为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被淘汰,于是恶意地揣测一切,对批评非常容易就恼羞成怒、暴跳如雷。

  如今,京圈的导演几乎全部步入中老年,从年龄方面就与新时代的观众们划下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们那一代,因为不需要努力就能拥有一切资源,没有吃过钱的苦,再加上本身就不是什么普通人。

  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需要描述找工作、租房子,挤地铁、坐公交的生活,甚至连吃饭,都用不着去菜场买菜。

  如今的京圈,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少之又少,他们用一部部徘徊在及格线上的作品,来祭奠自己已经逝去许久的青春。

  在明白京圈的作品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口味之后,大家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分手他们。

  就比如冯小刚之前的新作《南辕北辙》,用4.9分的豆瓣成绩证明,他也能拍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小时代”,简直应该去和郭敬明拜个把子,还得是郭敬明做哥哥。

  那些高高在上的老一辈创作者,似乎很不愿意和观众共情,更不愿意去贴近当下民众的生活,在他们的意识里,河南人就是买早点的,山东人就是卖煎饼的,四川人就是开川菜馆子的,而他们北京人呢,啥也不用干,只用一番语言交流就能畅行无阻,分分钟成为人生赢家。

  就如同《南辕北辙》中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走遍天下的蓝盈莹;《非诚勿扰》中只用卖弄些小聪明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有美女相伴畅游世界的葛优。

  诚然,曾经的京圈文化是一种时代现象,那些几十年前的优秀作品即使现在来看也依旧十分的经典,但人终究会老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方式。

  所谓的西北圈,并不像京圈那样是一个团体,而是一个外号,一个外人给同一类人强行赋予的外号。

  即使大家可能不认可,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给人起外号,就比如我,小的时候因为比较胖,就被叫做“小肥侠”,班里还有戴眼镜的“四眼”,瘦瘦的“扁担钩”,高个子的叫“长腿”,这些外号往往都具有一种特定的属性,而“西北圈”也是形容有特定属性的一群人。

  因为是外人强行赋予的,所以相比京圈,西北圈更为松散,缺乏类似于王朔这样的灵魂核心人物。

  不管是张艺谋、贾樟柯还是宁浩、刘慈欣,可以可以称为大导演名家,但都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也正因如此,西北圈没有京圈那么团结,他们不讲究抱团取暖、同仇敌忾,不互相攻歼恶意中伤就已经不错了,明争暗斗,踩拉事件倒是常有发生。

  西北,在国人的心里一直是贫瘠落后荒凉的代名词,从那里走出来的导演、编剧、演员,远没有大院子弟的先天优势。

  正是在这种逆境中,他们的思想得到锤炼,目光变得深远,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品读。

  加之我们大西北干燥的风沙,不管是西北圈的导演还是演员,都有着颇为相似的个人特质,面部线条极为硬朗,男人味十足,大部分都很像兵马俑。

  这样的外形虽然不会第一眼就给人带来惊艳感,但却有着其他地域演员少有的沧桑感,眼神中带着朴实和诚恳,很容易驾驭很多类型的人物。

  说西北圈的杰出人物之前,首先要聊一下影片出口量全国第一,在中国电影史上极具地位的西部电影集团,简称“西影”,前身是西安电影制片厂。

  就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电影厂,总共获得国内外奖项300多项,出口影片高达80部以上,占中国大陆出口国的所有电影总量的1/4还要多。

  如今中国大陆电影获奖的作品当中,只有三部影片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第四代导演中,谢飞执导的《香魂女》和《本命年》,分别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

  吴天明(祖籍陕西省咸阳市)执导《老井》,国内国外总共获得八项含金量极高的大奖,还将初出茅庐的张艺谋捧成了中国第一位A级电影节影帝,执导的《变脸》又令自己成为A级电影节最佳导演。

  第四代导演由于年龄关系,在中国电影舞台上活跃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真正制霸中国电影圈的,还是第五代导演。

  他不光第一次演电影就当影帝,第一次做导演就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除了金熊奖,《红高粱》还是第一部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

  除了张艺谋,顾长卫、黄建新、李杨、冯小宁等,这些都是西北圈中极为出色的五代导演。

  至于第六代导演中,最出色的当属文艺片拍得炉火纯青的王全安,在得奖方面也是无人能敌,只不过他的生活一点都不文艺,令人诟病的点太多。

  而其他西北圈的六代导演,如宁浩、贾樟柯、刘惠宁、曹盾等,也是在圈内有很多代表作的优秀导演。

  张艺谋+巩俐几乎获奖无数,最后+N个谋女郎,虽然也很出彩,到或多或少她们大部分都有些巩俐的影子。

  顾长卫+蒋雯丽也还好,就是顾长卫总觉得有点江郎才尽,蒋雯丽提携外甥女马思纯,马思纯又带上了欧豪。

  王全安+余男,之后改为+张雨绮,如今也算一手好牌打个稀烂,但至少还拥有过好牌。

  西北圈的主要导演大多都采取这种点线串联的模式,一个导演加自己常用的演员,基本电影的核心人物都是老班底,其他新面孔则是圈子里的边缘人物。

  虽然比起京圈,西北圈的知名度并没那么的广,演员们一说话或多或少都带着一股土腥味,但西北圈如今的发展远不是京圈可比的。

  西北圈明白观众们要说明,爱看什么,本来就都是普通人,所以拍摄的东西也都十分接地气,有讲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小事的,还有反映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不光是曾经的《白鹿原》,之后的《平凡的世界》,还是前段时间的《山海情》,能够引发全民关注的热潮。

  如今的西北圈,除了在电影界大杀四方在,电视剧方面也都非常火爆,张嘉译、刘奕君、张涵予、段奕宏、富大龙、郭涛、陈建斌、尤志勇、巍子、冯远征、黄轩、白宇、凌潇肃等等,这些西北汉子无一例外都是演技派,还有女神闫妮。

  只不过他们就无法归类到西北圈中,只能算是户籍所在地是西北,离真正西北圈的核心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最开始做东北的文化输出时,出名的只有赵本山、潘长江和赵丽蓉,借助的模式也都是东北二人转文化,依托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走向全国。

  在火遍全国后,进行影视剧创作,赵丽蓉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最早离开舞台,潘子则在早年间拍了几部口碑还算不错的影视剧,这些剧都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东北的风土人情,就比如《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能人冯天贵》之类的。

  在东北,就这么一句俗语——“一过山海关,就找赵本山,跟着本山哥,有房又有车。”

  虽然本山大叔如今年纪老迈,低调了不少,但个人影响力还是空前绝后,最重要的缘由是徒子徒孙遍地都是。

  什么《刘老根》、《乡村爱情故事》一拍十好几部,说不好看吧,其实也挺有意思,但要说好看吧,也真没啥太大意思,这种感觉就像早古时期的韩剧,动辄好几百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至于赵本山的徒弟们,小沈阳、宋小宝、大鹏也都涉及影视行业,不过比起师父赵本山,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至于剩下的那些,也都是不断的外吃赵本山的老本,单拉出一人来,很难立得住。

  除了本山大叔为首的东北圈,东北的演员还是很多的,比如沈腾、马丽、林更新,沙溢、刘烨、雷佳音,他们都是东北那疙瘩的。

  只不过这些和西北圈的情况一样,只是户籍所在地是东北而已,他们更向往的还是进入京圈发展,而不是将东北圈做大做强。

  随着上海变为直辖市之后,快速地发展的经济令上海很快成为全世界都为之称赞的超级大都市。

  比较知名的演员有胡歌、陆毅、冯绍峰、孙俪、女明星、唐嫣、江疏影以及海清,新生代则有吴磊、蓝盈莹,像《我的前半生》、《安家》就属于沪圈的作品,不过这个圈子基本可有可无,没什么凝聚力和核心人物,也不讲江湖情和江湖道义,只注重资本,说白了就是钱。

  也就是香港演艺圈,辉煌只在八九十年代,如今断层厉害,大家做得最多的就是不断缅怀,缅怀当年的盛世美颜、江湖义气、快意恩仇,和素有“黄埔军校”之称的TVB无线艺员培训班。

  这个明星培养基地,是由“娱乐教父”邵逸夫打造的,堪称香港影视业的半壁江山。

  就如同现在的电影学院一样,只不过与正规的电影学院不同,当年的艺员培训班主要看“艺”,学历、出身和外形都不是非常重要。

  虽然门槛低,但想要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有所斩获,也要好好学习声乐、表演、舞蹈、武术、主持等等必修课,以后还要经过数轮淘汰,才可以获得一个在电视剧当中演龙套的机会。

  由于极为苛刻的筛选机制和残酷无情的竞逐,港星们都相当的爱岗敬业,其中还不乏各种励志传奇。

  在屋邨中长大的刘德华,艺员培训班虽然条件苛刻,但却给这帮穷苦出身的孩子一条能够直达云霄的生路。

  港圈的组成,除了占据半壁江山的艺员培训班和无数有才华有能力的老港人,还有不少对香港影视行业无比憧憬,而选择前往香港发展的内地演员。

  只不过随着内地影视行业的强势崛起,如今的港圈早已日薄西山,只剩下一些面熟的老演员苦苦支撑。

  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梁家辉、张家辉、郭富城、林家栋、任达华、任贤齐、甄子丹和谢霆锋,如今的港片似乎就剩下他们这些老一辈不停的排列组合,令人无比感慨。

  其实不管什么圈,说白了大家都是利益的共同体,西北圈的人早已搬至北京,和京圈分庭抗礼,大家的资源、文化总有重合的时候。

  一个是历史悠远长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一个是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哪怕是国人不怎么买账,也不妨碍得个金熊金狮金棕榈。

  至于沪圈,则是信奉有钱大家赚,两边都不得罪,由它做串联,圈子和圈子之间,更没有明显的界限。

  就好比,一直都有传闻冯小刚和邓超不和,可同为京圈的郑晓龙却会选择和邓超的老婆孙俪拍戏,那么,究竟是圈子重要,还是流量、热度、金钱、作品重要?